查看原文
其他

《清华法治论衡》连续入选CSSCI来源集刊

论衡编辑部 法治论衡 2021-09-15

编者按:2007年以来,《清华法治论衡》连续入选CSSCI来源集刊,共已出版27辑,为学界和广大读者提供优秀学术作品和前沿内容。继梅因专号(25、26辑)、韦伯专号(27辑)之后,《清华法治论衡》将陆续推出伯尔曼专号(28辑)、卢曼专号(29辑),持续关注比较法和社会理论。本次推送将对《清华法治论衡》创刊宗旨、主要内容和首辑卷首语进行介绍。


《清华法治论衡》是清华大学法学院高鸿钧教授主编,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法学集刊,创刊于2000年,原是清华大学重大基础研究课题“法治基本理论研究”的系列成果之一,后成为以“法律与社会理论”与“当代中国法治实践”为主要旨趣的理论性法学集刊。至今已出27辑,2007年底入选CSSCI来源集刊(2008-2009年度)。
《清华法治论衡》倡导发现与创建适合中国自身的法律与社会理论,在古今中西、民族主义与普适主义、法学的自主性与开放性所形成的张力中寻找平衡或超越。《清华法治论衡》所刊之文力倡平实言理、从容著文,鼓励通畅明快、优雅隽永的文风,而希望尽量避免旁征博引、玄奥晦涩之论;每期将提前策划,集中于一个主题,特邀国内外知名学者进行深度讨论,并以专号形式推出。
本刊主要设有:主题研讨、法治文论、法苑品茗、文心法言、域外法音等栏目。

联系方式及地址

地址: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法学图书馆楼630室,100084

投稿专用Email: fazhilunheng@163.com

联系人:鲁楠:010-62772654


第一辑卷首语

一部红楼,以“贾雨村”言将“甄士隐”去,罩上“风月宝鉴”之盖头,亦难逃厄运,受禁而打入另册,弃于大荒山青埂峰下。然至清末,时来运转,一时竟洛阳纸贵,以致谚云:“开言不谈《红楼梦》,纵读诗书也枉然。”法治之运,其戏剧性颇似红楼。她虽姗姗来迟,然一旦登场,竟如此占尽风光,实始料所不及。时下,法治几近口头禅,学人奉为时髦话语,大众拜作降魔符咒,政要目如灵丹妙药……

其实,法治乃古已有之。春秋末年,天下大乱,礼崩乐坏;诸家蜂起,争相为人主开具救世药方,试挽狂澜于既倒,扶大厦之将倾。法家力排重议,唯法是尊,定法、明法以厘分止争;任法、法法以赏善惩恶。“释法术而任心治,尧不能正一国;去规矩而妄意度,奚仲不能成一轮;废尺寸而差长短,王尔不能半中。使中主守法术,拙匠守规矩,则万不失矣。”韩非此论,值乱世之秋,较祖述舜尧、宪章文武、重德轻法之儒家宏论,似更经世致用。法治为富国强兵之策,谋霸称雄之途,于秦初试颇爽。秦擅法而强,然法网愈密,治丝益棼,严刑峻法,民不聊生,二世而亡。法家所倡法治,本无正义之魂,亦乏民主之义,经秦发挥滥用,遂堕为人主治民之器、牧民之策、驭民之术。
暴秦既殁,法治不兴;自汉至清,重德隆礼。治国为政之道,肉食谋之,庶民禁议。迨至清末民初,外鉴事变,内察舆情,始重议法治,以变法图存。“逮于近日,万国比邻,物竞逾剧,非于内部有整齐严肃之治,万不能壹其力以对外。法治主义,为近日救时唯一之主义。”任公所言颇中要害。于是乎,倡立宪,开国会,行选举,议共和,一时轰轰烈烈,如火如荼。然外患内乱,兵连祸结。民主出师未捷,法治半途而废,英雄为之太息掩涕,志士因此遗恨长存。
百年风云,世事沧桑。屡经磨难、反复试错之中国,于20世纪后期,终步入法治之途。然法治之路遥遥,非一日之功可逮。西人行之凡数百载,尚远非完善。欲将法治理想化为现实,必经长期艰辛之努力。“斯业之艰钜,乃什百于畴襄。”(梁启超语)吾辈学人,虽识浅力绵,仍愿与法治同忧同乐。本辑所载诸文,或于法治之义理探微索隐,钩深致远;或于法治之体制权衡轻重,斟酌损益。其外察寰情,内鉴国势,前承贤哲,后托来者,可谓用心良苦也。至于各家见仁见智,本属学术常理,取舍臧否,悉由读者诸君。
诗曰:“绵蛮黄鸟,止于丘阿。道之云远,我劳如何。”昔王充肇造《论衡》,意在褒是抑非,实事忌妄;悟迷惑之心,知虚实之分;铨轻重之言,立真伪之平。侪辈今执论衡之辞,辩析法理,探求治道,义虽稍近,其旨尤远。然编者功力弗逮,辑中舛误难免,惟希读者教正。
“国富而法立兮”,“来吾道夫先路!”(屈原语)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高鸿钧
2000年9月于清华园

: .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,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,轻点两下取消在看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